其实每一个封建王朝早朝之前都要磕头,这是重要的礼节,但在朝议政时的情况各朝都有不同。秦汉时期,官员议政时是坐着的,但那时中国没有椅子,所以人们都是席地而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跪坐。宋太祖年间,官员上朝还是有位子坐,但由于那时,天下未定,朝中多武将,而武将素质又普遍不高,所以上朝时他们总是交头接耳,左右晃荡,赵匡胤才取消了位子,并在官帽两侧安上了“长翅膀”,以维持上朝的秩序。在非正式场合同样行跪拜礼的只有明清。朱元璋对历史有两大“贡献”:第一、他改变了“刑不上大夫”的传统,在洪武年的四大案中,众多文臣武将都因熬不过锦衣卫的酷刑而屈打成招,被迫攀咬别人,以求解脱。第二,他使跪拜变得习以为常,任何场合,下官见上官要跪,官员见藩王要跪,任何人见皇帝都必须跪。到了清朝,“奴才”一词又被满人广泛传播,至此,中国人才不断奴化了。
从宋开始需要站着,从明开始跪着
朝代越强大,君臣关系越趋平等!大多数强大的汉族正权,大臣见帝王都只是半跪,自称臣! 越是弱小的朝代,皇帝越爱装B,国家没有大臣,只有奴才!
秦汉以及之前坐,宋站,明清跪
明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