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佤族自治县的建制沿革

2025-05-10 11:16:07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西盟地区西汉时属哀牢地。
东汉、蜀汉、两晋时均为永昌郡地。
唐南诏时为银生节度地。
宋大理国兴起时为倮黑部地。
元至元十三年(1276)属镇康路。泰定三年(1326)改属木连路。天历元年(1328)改属顺宁府。
明万历十三年(1585)属孟连长官司。
清康熙十四年(1675)属孟连宣抚司。光绪十四年(1888)改属镇边直隶厅。
民国二年(1913)镇边直隶厅改称镇边县,属镇边县辖。
民国十八年(1929)设西盟区。
民国十九年(1930)设西盟县佐。
民国二十二年(1933)西盟区治所驻芒东,隶属澜沧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改称西盟乡,治所驻拉巴,隶属澜沧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设立西盟区政府,治所驻拉巴,隶属澜沧县。
1951年1月,原西盟区分设西盟、拉巴两个区,西盟区政府驻西盟老寨,隶属澜沧县。
1956年6月17日,成立西盟佤族自治县筹备委员会,隶属思茅专区。
1965年3月5日,经国务院批准,成立西盟佤族自治县人民委员会(人民政府),隶属思茅专区(地区)至今。
1965年,西盟县共有1镇7区33乡。西盟镇、马散区、新厂区、中课区、僳僳区、勐梭区、翁嘎科区、岳宋区。
1988年,区改乡、乡改村,西盟县划为7乡1镇,35个行政村公所,1个村级办事处。
2015年,西盟县辖5个镇、2个乡(其中1个民族乡)。勐梭镇、勐卡镇、中课镇、新厂镇、翁嘎科镇、力所拉祜族乡、岳宋乡,共有3个社区、36个行政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