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葡萄缩果病,该是一种生理性病害,发病程度依品种不同而不同,藤稔、红富士、美人指等品种易发病,巨峰等品种发病较轻。
发病原因 :缩果病一般在高温气候条件下发生,主要原因有水分不足,乙烯等激素不平衡,硼、钙素类等微量元素缺乏。当土壤持续过湿时,根系活力降低,叶片气孔的开闭机能钝化,这时遇气温急剧升高,叶片蒸发的水分多于从根中吸收的水分,便出现叶片从果实中争夺水分的现象,从而引发缩果病。
纠正措施 :进行深耕增强土壤的透气性,保证地上、地下水分的平衡,确保在整个生育期根系的活力。建议每年秋季亩增施精制商品有机肥120~200公斤、微生物菌剂肥亩用量80~120公斤和土壤调理剂(硅钙镁钾)亩用量50~75公斤等,彻底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控制氮肥的施入量,改为生长期连续叶喷氨基酸(常用400倍,萌芽前采用100倍)+斯德考普(进口全螯合微量元素肥料,常用5000~6000倍)等,使其根深叶茂,维持健壮树势。
同时进行深耕,增强土壤的透气性,将葡萄沟渠挖深,及时排水保证地上下部的水平衡,确保在整个生育期的根系的安定和活力,保证土壤透水性、保水性、通气性均好。将受害果粒摘除,减少营养的无效消耗。
叶面补充钾、钙、硼、锌等肥料,建议来年花前叶喷氨基酸400倍+斯德考普5000倍液,幼果膨大期开始连续喷施螯合钙1000倍+斯德考普5000倍液2~3次,从叶片增加营养供给,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膨大着色期可选用磷酸二氢钾800~1000倍+斯德考普6000倍喷雾2~3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