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合法要件包括:
1、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法律依据】《行政诉讼法》第六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对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审查。
行政行为合法要件包括:
1、行政行为的主体合法;
2、行政行为应当符合行政主体的权限范围;
3、行政行为的内容应当合法、适当;
4、行政行为应当符合法定程序。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
行政行为的分类有哪些
1、抽象行政行为与具体行政行为;
2、羁束行政行为与自由裁量行政行为;
3、依职权行政行为与应请求行政行为;
4、附款行政行为与无附款行政行为;
5、要式行政行为与不要式行政行为;
6、授益行政行为与不利行政行为。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在行政机关负责人作出行政处罚的决定之前,应当由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进行法制审核;未经法制审核或者审核未通过的,不得作出决定:
(一)涉及重大公共利益的;
(二)直接关系当事人或者第三人重大权益,经过听证程序的;
(三)案件情况疑难复杂、涉及多个法律关系的;
(四)法律、法规规定应当进行法制审核的其他情形。
行政机关中初次从事行政处罚决定法制审核的人员,应当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