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
若说钟会当初伐蜀时遣人祭拜诸葛亮之墓是为了拉拢蜀汉人心的话,那在蜀汉灭后,应该便无此必要,然而,在蜀汉灭后,诸葛亮之名却更为人崇尚之。原本只是蜀汉百姓的武侯,现在好象却好象成了天下百姓的武侯了。
“武侯!”这个称号在诸葛亮前并没有特别的意义,历史上的武侯想必不少,无论诸葛亮生前或者死后,但是在诸葛亮死后,一说到武侯,大家的第一反应便是那位诸葛武侯。
就连东晋朝廷,也公然叫起本该是那个在他们心目中伪政权的蜀汉封的武侯了。而且还是在他们的皇帝遗诏中。东晋简文帝死前,本想让位给桓温,但是遭到侍中王坦之的反对,而改做遗诏:“家国事一禀大司马,如诸葛武侯、王丞相故事。”
皇帝软弱无能,让位的事就算了,只是这个遗诏也写的太怪了吧,王丞相说的是王导,那倒是没什么,可是怎么把诸葛武侯说出来了?须知诸葛亮的武侯是当年蜀汉谥号,全称忠武侯。其实别人倒也可以这样称呼,可蜀汉是当年你司马家做主灭的,尽管当时还不是晋朝,但是晋朝一直认曹魏为正统。而蜀汉是伪政权,这伪政权的谥号怎么也认了?按这样下去,称刘备也不能说刘备了,连先主都不对,该称昭烈皇帝啦。
桓温立简文帝时,简文帝就诏温依诸葛亮故事,这真让我怀疑这是司马家的后人还是蜀汉刘家的后人,之前两汉曹魏什么例子找不到,偏偏找蜀汉的。
当然,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表明当时诸葛亮之名,不见其弱,反见其盛,就连北方的苻坚遇到王猛时,都“自谓如刘玄德之遇诸葛孔明也”,可见当时诸葛亮之名。
自诸葛亮之后,诸葛亮之名便成为了名臣的代名词,而“好象刘备遇到了诸葛亮”几乎成为了明君遇到贤臣的固定暗号了。
在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世人在说诸葛亮时,往往都要提到刘备,确实,没有刘备,也就没有诸葛亮。春秋战国有一君王感慨天下没有贤才,其下大臣就刺了一句:“天下并非无千里马,只是少伯乐!”确实,天下间英才无数,只是少了能将英才的才能发挥到淋漓尽致的君主罢了。也正因为如此,天下间的才子们才会对诸葛亮的故事推崇至极,那是推崇,也是羡慕。
是的,羡慕,从一介布衣到一国丞相再以天下社稷托付之,这是何等的荣耀,刘备在历史上虽然不象在演义中那样唯军师是从,但是对诸葛亮的话也是信重无比,政务大事,几乎全部委任于他,其恩宠无人可比。诸葛亮跟随刘备之后,其才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这一点,怎么不能让那些才子们羡慕呢?
不过,那些君主们也要羡慕刘备吧,如诸葛亮那般的才干世间还是有的,但是如诸葛亮这样有才能,而且为之鞠躬尽瘁,可以托付身后事的实在是少之又少。当一个君王临终前,见到幼子,一定很羡慕刘备有诸葛亮这样的臣子吧。
古人说,知音难寻!俞伯牙终其一生,也只寻得钟子期一个知音而已,在其死后,知音绝矣。而刘备与诸葛亮呢,诸葛亮传中记载,诸葛亮与刘备相遇后关系日渐亲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是啊,关羽张飞与刘备是君臣,亲密如兄弟,但是,诸葛亮与刘备则是君臣,又是知音。人之一生,兄弟难寻,知音难觅,刘备有关羽张飞这样的兄弟,诸葛亮这样的知音,实在才叫人羡煞,羡煞!
刘备死后,诸葛亮事必躬亲,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何尝不是为了报刘备的知遇之恩,知音之情呢!
刘备事业之继,非在刘禅之上,而在诸葛亮之上,因为只有诸葛亮才有这样的才能,而且才有这样的心。
古代言及才干,多以文武论之,武者,非冲锋陷阵之才,而指将略,诸葛亮之将才大家都讨论过了,不复多言。
文者,其政治才能,这想必更不用多说,世人对诸葛亮将才或有怀疑之,但是对其政治才能却少有疑问的。用陈寿的话来说,诸葛亮“立法施度,整理戎旅,工械技巧,物究其极,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疆不侵弱,风化肃然”。
其实诸葛亮所施行政治方针并不希奇,儒法兼用而已,这一招甚至可以说只要是个对古代政治入门的政治家都会。不说之前之后的那些政治家,便是当时如荀彧曹操也都会,曹操之法不亚于诸葛亮之法。但是,能做到诸葛亮那样程度的却少之又少,而能让诸葛亮死后百姓自愿为其立庙的更是少之。
办法就是那些办法,只要是人都会懂,都会明白,但是做起来便很难了,而一直能事必躬亲,认真的处理每件事,则更是难上加难。
诸葛亮聪明吗?确实,诸葛亮很聪明,研制出木牛流马,改进连弩,并进而成为民间智慧的化身,诸葛亮确实才智过人。但是世间比诸葛亮聪明的人多不胜数,可是能做到诸葛亮这种程度的却少之又少。为什么?
因为需要做到诸葛亮这样的,不是单单一个聪明而已,而是需要几十年如一日的认真,这就不是常人可以做到的了。常有人因为诸葛亮事必躬亲这件事认为诸葛亮太注重小事,不能做到抓大放小,以至于累死,这话也不能说错了。但是,假如诸葛亮不事必躬亲,鞠躬尽瘁的话,那这就不是我们心目中的那个诸葛亮,而只是与一般政治家无疑了。
诸葛亮未出山前,自比於管仲、乐毅,可是,在后人看来,诸葛亮便就是诸葛亮,他与管仲一样,成为了名臣的化身。
……
恒温征蜀,尤见武侯时小吏,年百余岁。温问曰:“诸葛丞相今谁与比?”答曰:“诸葛在时,亦不觉异,自公没后,不见其比。”
> >> >>>
不惧恶意采纳刷分!
坚持追求真理真知!
认真回答网友的提问!积极解决网友的回答!共同构建和谐网络环境!为网友贡献出最大力量!
政治才能包括范围很广了,直接不好比较,只能看成果大概比比。
曹操,治下富饶稳定,人才济济,当为第一。
诸葛亮,刘备死后以川中人力物力还能六出祁山,当为第二。
其他几个人,不是没有明显业绩就是有重大缺陷,就不好评价了。比如刘备,入川以后没有平衡好几大派系,也不顾盟友利益,造成北伐失败。比如孙策,政治基本控制在几大世家手中,自己也是被世家家将刺杀。
简单来说 除了刘禅其他还是值得肯定的 孙策早死 算是倒霉 不给评价了 如果活这的话 应该不比孙权差多少 曹操是最牛B的 感觉上 诸葛亮我觉得比曹操差了一些 诸葛亮在蜀中是以法治国 刑法很重 曹操却不是 应该也算是以德治国把 而且曹操早起在群雄的时候 治理兖州就比当时所以的诸侯都好人民也很富庶 相对来说 刘备····皇叔哈 虽然有一些自己的见解 但是前面称帝后面关羽就死了 然后就起兵了 然后·····白帝了 或者是我关注不够 不算很清楚 感觉不怎么样 刘禅····自己想把 各种贬义词 鲁肃 东吴有鲁子敬可保20年东吴无恙 政治分很多东西 想详细明白就去看书把
曹操,乱世之枭雄,治世之能臣,他的用人无人可比;刘备,有志之士,但运气不足;刘禅,天命不佑,幼年因乱“脑残”,导致昏庸;诸葛亮,在孙刘联盟中有功不可没的功劳;孙策,奠定了江东的发展基础;鲁肃,识大体,懂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