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皆是原创,或有偏颇不全面的地方,望指正讨论。)
就经济走势而言,没人能给你一个肯定的答复。
中国现在的经济问题是积累了很久的了,随着世界经济环境的恶化,那些压抑下来的经济问题正在寻找突破口。就这一方面来看,中国经济问题是很严重的。具体分析如下:
我能力有限,个人觉得中国现在的经济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化进程问题,人口红利问题,社会保障体系问题,以及金融体制问题上。
其中,城市化进程问题包含了城市配套设施建设问题,住房问题,和外来人口生活保障问题等。
人口红利问题则包含了中国劳动力纵向分布问题,人才市场供需关系问题,劳动力待遇问题等。
社会保障体系问题,则包括医疗保障制度,住房保障制度,养老保障制度等问题。
金融体制问题则包括银行贷款中的坏账问题,国家投入市场的刺激性资金的不良后果问题,人民币离岸市场交易问题等。
限于字数,只做简单总结。
中国城市化进程近几年很快,从好的方面来看,其为中国的消费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但消费的层次,以及中国的整体消费层次的矛盾也集中体现出来。现在中国自主产品,大部分还集中在中低等方面,国家希望通过刺激政策来提高内需消费的,主要就是刺激消费中低档次的产品。毕竟这部分产品的消费数量,才对中国自己的企业有好处。但是,中国现在的消费分布,一部分是中高档次的消费,表现为中高收入的城市居民;而另一部分则是低层次的消费,则体现在从农村迁往城市的消费者。这样就导致了中国企业的生存困境。
而城市人口的暴涨 ,也带来了中国城市发展建设的困难。中国对城市规划缺乏长期眼光,导致城市交通近些年屡现瘫痪。我是学交通专业的,从城市道路的规划而言,中国的建设模式基本上是专业建议仅作参考,领导观点为主导。于是导致城市建设不专业化,这个路口出现了问题就只考虑解决这一个路口,而缺乏整体设计。这是交通方面,其他配套设施的建设也有此类问题。这样一来,直接导致很多钱进去了,却没有起到其应该起到的作用。从数据上来看,则表现为GDP上去了,却没有实际带动城市化进程的发展。
住房问题,大概不用谈太多。中国的住房市场一直是热点话题,问题么,我个人觉得主要是内部利益纠纷。政策制定者与政策施行对象的矛盾,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矛盾,地产商与银行的关系的矛盾,以及地产商与其所关联的各行业的矛盾。
城市化进程带来的城市居民中,外来人口占比的增加也是现在中国经济需要考虑的一方面。这部分人口在城市生活缺乏保障,那消费上他们就会颇有限制。但他们同时也在消耗着城市资源,在没有社会福利保障的情况下,消费上他们起不来,而资源上他们虽然遭遇分配不均,但同时也在消耗。这之间的矛盾也是中国内需市场发展的矛盾之一。
人口红利么。纵向分布是指劳动力上,按年龄层划分的问题。现在中国的工作人群中,中年人必定还是占比高于青年人。这样一来,现目前的社会资源主要创造者还是中年人,那当中年人创造的社会资源分配到中年人头上的时候,整体上是均匀的。而一旦中年人进入老年人,退休了,需要养老的时候。青年人所能创造的社会资源是否能够满足老年人的基本生存,就是一个问题。现在中国人口结构上,草率地说,是一个倒金字塔。上端是中年人,下端是青年人。青年人早晚需要负担上端的中年人。这将是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一个大隐患。
人才市场上,中国现在虽然每年“生产”百万级别的大学生,但人才市场上需要的更多的是高级人才和底层人才。所以,大学生就业就面对高不成低不就的问题。这样一来,这部分人在没有工作的情况下,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包括这部分大学生的家庭资源)也是十分值得重视的。他们要消费,要生活,那必然需要资金。这些资金在其没有收入的情况下,或者收入低的情况下,就由其家庭承担。家里的2000块钱,本来应该在这个阶段(其进入社会后的阶段)只给其父母用,现在却要三个人来用。那么这些钱进入维持生存之外的市场的部分就变得少了。其对社会的贡献就少了,其对社会资源的消耗却在增加。如何平衡?
再来就是劳动力待遇的问题。说白了就是工资。工资高低决定市场中的流动资金,而工资要高,则需要企业利润,企业利润又需要有市场为前提。关联上文,矛盾显而易见。
社会保障问题也不用多谈了。
金融体制上,银行帐务本来十年一个周期结算,但中国近年的房市导致银行帐务其实很复杂。虽然从账面上来看,其与房地产市场的关联并不如我们所猜测的那么大,但曾经有一份建设银行的贷款明细说明,很多房地产关联帐务,都被更名为其他看起来与其无关的名目了。所以,地产市场的贷款量,实际上十分可怕。为了让银行有时间消化这部分不太优质的贷款,国家推后了十年银行的帐务结算。这十年会发生什么?谁也说不好。
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则往往带来很多负面问题。这方面网上资料比较多,也就不赘述了。其中,郎咸平的分析大概算得上著名。而金融上的问题,可以多参考下张五常等学术型经济学家的观点。
人民币离岸交易,本来是为了应对美元疲软等国际上各国货币的波动而进行的。但现目前,因为外交上的不成功,以及美国等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现在欧洲也在对中国搞这套),进展得很不顺利。这样一来,价格上被操纵的问题依然难以找到解决的突破口(无论是原材料进出口,还是成品进出口都受阻)。
综合上述分析,我个人认为,中国现在经济市场内外皆困。五年内我并不看好,但五年内应该不会爆发大问题。就证券操作而言,需要灵活应对,难度很大。如果未来十年,中国能够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而不是治标不治本地解决,中国经济的未来还是很好的。只是,我还是个人认为,这个难度很大。
中国未来五年经济形势走势(2015年至2020年)政府将在经济增长和制度改革之间找平衡点。前三年制度改革将加快,而货币政策在后三年可能放松,导致通货膨胀。
中国经济的最大风险是改革停滞不前。如果没有深度的市场化改革,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可能在十年内跌至5%。然而中国经济潜力很大,如果改革到位,则长期看好,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将成为未来驱动力。
可以参考:http://xueshu.baidu.com/s?tn=SE_baiduxueshu_c1gjeupa&wd=%E4%B8%AD%E5%9B%BD%E6%9C%AA%E6%9D%A5%E4%BA%94%E5%B9%B4%E7%BB%8F%E6%B5%8E%E5%BD%A2%E5%8A%BF%E8%B5%B0%E5%8A%BF&ie=utf-8&sc_hit=1
内经济趋势第三产业比重升内消费升所GDP增速些降业降迎创业高潮外部环境经济影响远没2008经融危机前影响所说情况经济局部影响影响全局
不容乐观,表面上不会恶化,求和谐求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