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各施工企业要充分利用 “民工学校”,进行中暑急救知识的教育,增强职工自我保护能力和防范意识;合理调整作息时间,采取“做两头、歇中间”的方法,尽量避免高温时段进行露天室外作业,对年老、身体素质差、不适应高温作业的人员要及时调换岗位;施工现场要供应足够的防暑降温用品和茶水,发放清凉油、仁丹、风油精等预防中暑的药品;高温作业场所要采取有效的通风、隔热、降温措施;要加强对工地食堂的卫生管理,保证饮食卫生,避免引发中毒事件;宿舍必须坚固安全、通风良好、配备风扇等降温设备,加强对宿舍临时用电管理,预防路线过载引发火灾事故。
2、各企业接到灾害性天气的气象预警提示信息后,应立即传达到所有项目部,并启动企业及项目部两级应急预案,保证应急救援物资配备到位。企业和项目部必须安排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值班人员2名以上,所有值班人员和应急救援人员手机应24小时开机,直至灾害性天气预警解除。各企业应提前向市安监站上报值班人员名单和联系电话。
3、各企业主要负责人亲自带队,组织人员对建筑工地全面排查安全隐患,并按照“三定”(定人、定时、定措施)原则落实整改措施,确保在灾害性天气来临前彻底消除隐患,落实防范措施。
4、台风暴雨期间,施工现场应立即暂停所有建筑施工起重机械设备的使用,全面检查设备基础及附墙装置、井架缆风绳等的紧固连接,保持设备基础部位排水通畅。物料提升机吊篮、施工电梯轿厢、室外吊篮等必须降至地面,塔吊吊钩应收至最上端,吊臂应确保能360度自由回转。
5、要对脚手架上的建筑材料、建筑垃圾以及架体外张设的各类广告牌、宣传标语等进行全面清理,必要时要临时卸除脚手架安全网,减少风载,确保整体稳定性。同时,要全面检查脚手架主节点部位的扣件螺栓、基础排水以及连墙措施,确保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要求。高层建筑和空旷地区的建筑外脚手架,要适当加密连墙件。
6、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临建设施,特别是工地办公室、职工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要针对设施结构情况,采取适当加固措施,并会同建设单位、监理单位以及临建设施的生产安装单位对加固效果进行验收。对于临建设施经加固后仍不能保证安全的,或临建设施紧靠脚手架、新砌筑的山墙、临时围墙、基坑边等的,要坚决撤离临建设施内的住宿人员,并作妥善安置。
7、全面检查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和职工生活用电,确保各类漏电、短路保护装置的有效性和线路的绝缘性。台风暴雨期间,室外用电设备和电箱要做好防雨淋措施,室外用电线路全部断电,同时要做好现场高耸金属部件、空旷地区搭设的钢结构操作棚的防雷接地。
8、钢结构工程构件间的连接节点必须紧固到位,在结构构件未形成稳定的空间结构体系前,应采取临时的抗倾覆措施。大风暴雨期间,要立即暂停室外登高作业,避免意外事件的发生。
9、基坑工程要加强排水,配备备用电源,确保排水的畅通。要落实专人及时清除基坑周边荷载,防止因堆载过大造成坍塌。要加强对基坑监测单位的管理,增加对基坑侧壁支护和周边建筑物、构筑物以及道路的监测和巡视频率,遇有异常情况及时报告。要及时与工程所在地建设管理部门、居委会的联系,摸清基坑影响周边范围内建(构)筑物、地上(下)设施以及居民生活的情况,如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及时采取人员疏散和基坑加固措施。
10、要及时对结构不稳固的操作棚、毛竹防护架和新砌筑尚未与构造柱、圈梁连接的墙体等进行加固,并设置警戒区域,防止人员进入。楼面上有零散材料的,要采取覆盖或及时移置到地面的措施,防止大风吹落伤人。
11、要加强对围墙围挡设施的检查,及时加固或拆除存在问题的围墙,避免对路边行人或有关公共设施造成影响。
12、灾害性天气过后,各企业要对施工现场作全面检查,及时组织对有关设备、设施进行调试、维护、检修,确保安全隐患消除后,方可恢复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