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常, 女性的白带异常如何辨别: 白带即由YD所排出的分泌物,正常妇女的YD,会排出少量白色无臭的分泌物,以润滑YD壁粘膜,一般在生理期前后,排卵期及妊娠期比较多,若无其它症状,则属于“生理性白带”。那么究竟如何分辨异常白带呢? 女性白带异常如何辨? 1.炎症性白带 由于感染的病源不同,白带的性状也各不相同,根据不同的白带性状,伴随的症状及体征,可大致区分居于何种炎症。 ①霉菌性白带 白带呈糊状或呈凝乳状,可见YD壁充血,病情重时外阴红肿,YD粘膜附有白色的膜状物,拭去白膜,可以看到粗糙红肿以及受损的糜烂面及表浅的溃疡,病人可自觉外阴瘙痒、灼痛。实验室检查,镜下可见卵圆形孢子连成串珠状或树枝状。 ②滴虫性白带 由滴虫引起的白带,色呈黄色,质地稀薄,有泡沫。YD壁出血,甚至出现杨梅样出血点。病人自觉外阴瘙痒,白带实验室镜检可见滴虫。 ③盆腔炎性白带 盆腔炎包括宫颈炎、宫体炎、附件炎等,其炎症引起的白带色黄,质地粘稠,味腥臭呈脓性。YD枯膜潮红,宫颈糜烂,盆腔有压痛,附件增厚变大,zg活动受限或稍大。病人常自感腰酸下坠,劳累过度或性生活后加重。实验室检查可见大量杂菌和脓球。 ④老年性YD炎 白带量多,呈黄水状,YD壁常有表浅溃疡存在,故可见白带夹血,或呈黄脓样。YD粘膜充血,病重时出现出血性斑点。自我感觉有瘙痒、烧灼样疼痛。实验室检查镜下可见脓球与杂菌,有时伴发有滴虫和霉菌感染。 2.非炎症性白带 凡是盆腔脏器充血,均可导致白带增多,一些全身性疾病,体质虚弱,zg高度后屈,或者有盆腔肿瘤,其白带常呈蛋清祥或清水样,病人有搔痒或烧灼感,病重时感觉有下坠不适,常伴有外阴潮湿,粘膜充血,大小阴唇内侧皮腺突出,表面不平呈砂粒状。 3.异物性白带 如宫内放置节育环;YD安置zg托,或产后、术后YD遗留异物,以及异物误人YD,均可刺激YD,或发生炎症,引起大量黄脓性白带,其味腥臭,甚则白带中带有血丝。 4.癌性白带 大多呈洗肉水样,其味恶臭,量多,外阴刺激症较重。 5.其他原因引起的白带 如梅毒性或淋病性外阴炎、溃疡;原虫引起的YD炎;膀胱YD瘘、直肠YD瘘则是由于排泄物刺激YD而引起分泌物增多。 自查外阴小帖士: “望”,观察YD分泌物。 “闻”,嗅分泌物、经血或外阴部散发出的气味。 “触”,正常感觉应是光滑、柔软的。 外治白带方法: 阴道纳药:可于冲洗或熏洗后纳入药物。一般可用保妇康栓,或对症的各种片剂、栓剂。每日1次,7日1个疗程。连用2~3个疗程。治疗期禁房事,如配偶有症状者,要同时治疗。 对于老年性阴道炎,可用喉风散喷撒阴道;如阴道较干涩潮红者,可用喉风散1/3支。四环素可的松眼膏1/2支混和后,涂抹于阴道壁,每日1-2次,连用7一10日。对于宫颈充血糜烂,则加珍珠层粉,亦有一定的疗效。 宫颈火烫术、冷冻术、中药椎切等外治法,适合于宫颈糜烂2度以上的患者。 复方毛冬青液中药保留灌肠,适合带下病有盆腔炎者。 阴道冲洗:主要适用于念珠菌性、滴虫性等各种阴道炎。念珠性阴道炎,用3%苏打水冲洗。滴虫性阴道炎,用l%乳酸溶液或0.5%醋酸溶液冲洗阴道。单纯清洁度3。4度者,亦可用0.1%新洁而灭冲洗。一般每日1次,连续7日为1个疗程,可用2~3疗程。 药物熏洗,一般可用洁身纯或肤阴洁稀释后熏洗盆浴。临床症状较甚者,用下列中药煎水阴道冲洗后熏洗坐盆。 处方:百部30克,蛇床子30克,苦参30克,黄柏30克,荆芥30克,仙鹤草30克,徐长卿20克,地肤子30克。如霉菌性阴道炎,加佩兰、土槿皮各30克;如滴虫性阴道炎,加乌梅、黄连各15—20克;如外阴有溃损者,加冰片、大黄。一般每日1次,每次20—30分钟,连用7日。
你好,别不好意思,去检查一下。 女性就医七种不良习惯 常见一:拒绝体检 在“你是否注重体检”的问题上,大多数人的回答是只参加单位组织的定期体检,而主动去医院做体检者很少。也有部分女士认为自己没有什么疾病,用不着做体检。而那样平时小病小恙不断,或有某种家庭病史者,担心一旦在体检中查出什么问题,自己心理难以承受的也不在少数。 常见二:就诊过迟 这是女士们的“通病”之一。不少女士认为,就诊过迟主要是因为自己认为“毛病”不大,随便吃点药或拖一拖就会好,但更多时候是越拖越麻烦,直到感觉“再拖就要出事”才会去医院。也有个别女士表示是因为经济状况不佳。 常见三:自作主张 许多女士在就医时图方便到私人诊所、不正规医疗机构求治。这种情况多是在女士们自认为是“小毛病”,随便到小诊所打个吊瓶或到药店买点药就能解决问题的情况下发生的。 常见四:过分紧张 这种情况多发生在“老病号”或空闲时间较多的女士身上。出于谨慎和对自己健康的过度关心,每每有病,她们就会跑了这家医院再到那家医院,而且故意不带病历等资料,然后看看医生们说的是否一致。或者拿甲医生的话向乙医生、丙医生甚至丁医生“求证”,这样跑来跑去,不仅容易贻误治疗,也容易误导医生而导致诊断错误。 常见五:扎堆看病 这种情况属于不尊重医生的劳动,侵犯其他病人的隐私权。一些女士就诊时喜欢站在医生旁边,观察医生是怎么给别人看病的,不但给医生带来干扰,而且无形中侵犯了其他病人的隐私权。 常见六:“粉饰”病情 有些女性往往在就诊时涂脂抹粉,影响医生的正常“视诊”。爱美是女人的天性,即使在就诊时也要把自己收拾得漂漂亮亮,孰不知脸上涂脂抹粉后,反倒会起到掩盖病情的反作用。 常见七:放弃权利 不能正确使用属于自己的“知情权”。发生医疗纠纷或不可避免的并发症时,不按正常程序申述,或者因对病情“不知情”而不能很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是不正常,到医院看看吧
不正常还是去医院看看吧!
是中医黄带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