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力老演员何晴在热播剧《女医明妃传》中饰演权力很大的孙太后,在明英宗朱祁镇登基为帝之后以朱祁镇年少为由迟迟不肯还政于朱祁镇,更是在心怀不轨的心腹汪国公的挑拨离间之下误以为朱祁镇一心想除掉自己夺回权力,而朱祁镇也在东厂太监王振的迷惑之下日渐的不满孙太后,赌气之下整日斗蛐蛐玩乐,不理朝政,更是加深了孙天后对英宗朱祁镇的失望、不满。孙天后为了自己的权力,更为了大明王朝百年的基业有了废除英宗朱祁镇的意思,改立朱祁镇唯一的弟弟郕王朱祁钰为帝。
孙皇后是明宣宗第二任皇后,和宣宗是青梅竹马感情很好,野史记载,皇长子朱祁镇并不是孙太后的亲儿子,而是当时还是贵妃的孙太后为了地位抱养宫人和皇帝的私生子充当自己的儿子。电视剧《女医明妃传》是根据野史改编,故事开篇也介绍了孙太后在当贵妃的时候因为在谭家胭脂里发现了红花精导致滑胎,而东厂太监头目王振也曾表示朱祁镇、朱祁钰都是孙太后包养来的皇子,所有说女医明妃传剧情介绍中朱祁镇不是孙天后的亲儿子。
关于朱祁镇的生身母亲是谁,史学家们向来存在着不同的说法。有人认为是他父亲朱瞻基的贵妃孙氏)即孝恭皇后)。据《明书》和《明实录》中记载,孙贵妃“宣德二年十一月,生英宗皇帝”。孙贵妃,永城县(今河南永城)人,主簿孙忠女。十岁时,经彭城伯夫人、朱瞻基母亲张太后向朱棣推荐,选入内宫抚养。永乐十五年(1417年),册封为皇太孙嫔。朱瞻基即位后,册立孙氏为贵妃。朱祁镇的出生并被立为太子,成为孙氏争夺皇后之位的最重要的砝码。后来张太后和诸大臣同意朱瞻基废掉胡皇后,册立孙贵妃为皇后,应是母以子贵。
也有人认为朱祁镇是宫女所生。据《明史稿》记载,孙氏“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于是眷宠日重”。查继佐的《罪惟录》和《明史》也赞同这种说法:孙贵妃“宠冠后宫,宫人有子,贵妃子之”。更有甚者,有人认为,朱祁镇的亲生母亲既不是孙贵妃,也不是宫女,恐怕另有他人。《明史·孝恭皇后传》就记载说:“英宗生母,人卒无知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