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时期,只要有军队存在,就需要大量的粮草来养活他们。军人也是人啊,不打仗的时候自然也要吃饭的,那么为什么古代打仗的时候更耗费粮草呢?这里面有两个主要的原因。
为什么古代打仗更耗费粮草?
古代打仗的时候国家必须按参战人数提供足够的粮草,而不打仗的时候则不用提供这么多的粮草,这是为什么呢?
举个例子吧,假如古代某次战争动用了10万兵力,那么国家为了保障战事的顺利进行,必须提供给这10万人马足够的粮草。
吃饱饭才能做事,更不用说打仗这种耗体力的事情,兵器和人数方面的因素有时候或许未能跟上,但粮草供给却是半点也不能含糊的,这是胜利的最基本的因素。
而和平时期的军队粮草问题就不是这么回事了。
像秦朝和唐朝时期的军队,没打仗的时候相当一部分军人是需要从事农业生产的,通过这种方式解决个人吃饭问题。
这种情况下,国家拨给军队的粮草并就不是按军队人数足额下拨的,这样一来国家需要下拨的粮草比战争时期要少的多。
以上是一方面的原因,下文讲另一个重要原因。
古代的战争除了守城战,许多时候都是举兵外出打仗的,这种情况下,这支军队就需要随军携带大量的粮草以备军需。
一支10万人马的军队,每天需要的粮草可不是小数量,更何况随军携带的粮草不会只是几天的量。而如果战事延续的时间很长,那往往还得从远方调集大量的粮草过来。
运送这些数量庞大的粮草是需要很大的人力物力,运送过程中不能排除出现丢失、损耗的情况,而且这批运送粮草的人本身也要吃饭。
所以战争时期这种大规模运送粮草的情况无疑也会加大粮草、人力、物力的耗费。
古代打仗时期国家需要拨给军队足额的粮草,而和平时期军队的粮草问题有一部分是靠自己解决的,而且打仗时期还需要大量运送粮草,这两个原因共同决定了古代打仗是更耗费粮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