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 理野外研究方法

2025-05-10 07:35:26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研究节理的方法因任务和目的的不同而不同。尽管研究的任务和目的不同,但目前研究节理的基本方法都是进行大量的测定、观察和统计,在统计的基础上,结合地质构造等有关资料、测试结果和模拟实验进行分析。下面讨论的主要是一般性区域构造研究中对节理观察的内容和方法。

一些地区或地段上的节理,尤其是主节理清晰地显示于航空照片甚至卫星照片上。在野外工作前对航空照片和卫星照片进行解译,概括、宏观地认识工作区节理的特点和规律,常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航片和某些卫星照片上,可以初步分析和确定:节理组系的方位、产状及其与各级构造的关系;节理的组合型式及其变化;节理的发育程度、展布范围和被充填情况等。

1.观测点的选定

观测点的选定取决于任务,一般不要求均匀布点,而是根据地质情况和节理发育情况布点,做到疏密适度。选择观测点时要考虑:

1)露头良好,露头面积大于10m2,便于大量测量。

2)构造特征清楚,岩层产状稳定。

3)节理比较发育,组系及其相互关系比较明确。

4)观察点应在重要构造部位,并且在不同的构造层、不同的岩系和不同的岩性中都应布点。

2.观测内容

对节理的观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地质背景的观察:在对节理进行观测前,首先应了解观测地段的地质背景,包括构造层及其组成;地层及产状;岩性及成层性;褶皱和断层的特点;以及测点所在构造部位。

2)节理分类和组系划分:对节理要进行分类,划分组系,如有主节理发育,应区分主节理和一般节理。若在工作之初不能对节理进行分类和划分组系时,在收集到一定资料后,应及时进行分析概括。

3)对节理进行分期、配套:此项工作主要应在野外进行,野外与室内相结合,反复检验。

4)节理发育程度观察:岩性和厚度对节理的发育有明显的影响。

5)节理的延伸:从节理和岩层的关系,可以分为层内节理和穿层节理。

6)节理组合型式观察:岩石中的几组节理常组合成一定型式,将岩石切成形状和大小各不相同的块体。节理切割的岩块的大小和形状,对油藏的泄油和运移十分重要。

7)节理面观察:野外应注意观察节理面的形态和结构细节;节理面的平直程度;节理面是否有擦痕和羽饰构造;微剪切羽裂及其与主剪节理的几何关系。

8)节理的含矿性和充填物的观察:节理是重要的含矿构造,应注意节理是否含矿及含矿节理占节理总数的百分数。节理常被石英、方解石等矿物充填。应注意观察充填脉内纤维晶体的方位及其与节理壁的几何关系。

3.节理的测量和记录

在节理观察点上,测定节理产状与测定岩层产状要素一样。如果节理产状不太稳定而数据要求精度很高时,应逐条进行测量。如果节理按方位和产状分组明显,也可分组测量,每组中测量有代表性的几条节理,然后再统计这组节理的数目。

测量和观察的结果,一般填入一定表格或记在专用野外记录簿中,以便整理。记录表格可根据目的和任务编制,一般性节理观测点登记表的格式如表11-1所示。

表11-1 节理观测点登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