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人民币是升值还是贬值???

2025-05-10 09:13:01
推荐回答(1个)
回答1:

一楼说的对,本国对外货币的升贬的变化,对于国内老百姓来说,影响不大,但也有例外,例如国家的国内消费经济完全是进口经济,如斐济,所有的东西都是进口(用鸟粪换来的),如果货币对外升值,那么老百姓就觉得钱更值钱了。一般情况是本国货币对外升值后进口商品可能会便宜一点。 老百姓手里纸币的升贬主要同国内经济形势有关。 对任何一个国家的人们来说,国内宏观经济环境是通货膨胀,物价就会不断上涨,那么老百姓手里的同等面额的纸币就会相对不断贬值,国内经济环境是通货紧缩,物价不断下降,那么老百姓手里的同等面额的纸币就会相对不断升值。 当权者一般希望将宏观经济控制在稍有一点通货膨胀的程度。因为如果通货紧缩的话,会导致投资生产不足(价格不断下跌,生产产品就没有意义了,利润减少),消费不足(大家持币待购),无法形成经济的良性循环,从而导致经济衰退。中国3 4年前国内消费和私人投资大概就是处在这样的情况,用现在眼光看,当时老百姓手里的货币的确有一点升值,但是受宏观经济的大势影响,收入没有提高,反而有些地方有所下降,导致感觉钱少了,收入下降了,把货币升值的效果完全抵消了。所以当时国家大力投资基本建设,试图拉动内需,刺激经济发展。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是少量的通货膨胀(80年代后期是快速的通货膨胀),所以老百姓手里的钱还是一直在慢慢贬值,目前贬值的速度大概与同期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相差不大。 另外恶性通货膨胀有时也用来作为搜刮老百姓财富的一种方式,如解放前国民党政府发行的金元券。 所以你的感觉没有错,因为通货膨胀,物价上涨,同等面额的人民币的确比以前不值钱了(购买力下降)。 但是你另外谈到的关于价格和工资之间的关系是另一个问题,就是总体购买力的问题。 我们现在觉得钱不够用,有多种因素。 100元 供几口人一月的生活费时所维持的生活水平,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仅温饱而已。那时也没有如此昂贵的幼儿园,能上就行了,实在不行外婆家寄放着,现在我们认为必须要接受学前教育。标准已经不同了,不能简单类比。 有人需要用几个月的工资,才能使孩子上好一点的幼儿园,但我们也要看到,也有人只化了半个月的工资,就可以了。 我们不能用某个个人的生活水准的变化直接来衡量大经济环境的变化。 中国以前没有日常生活指数的概念,近几年来设立了很多指数,不讨论合理性,但从相对变化的角度来说,可以大致了解宏观经济和个人生活的变化趋势。 如消费指数,物价指数等等可以去参考一下历年的变化。 总结一下: 我们现在觉得钱不如以前值钱,不够用,其原因一共有三个: 1。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2。收入相对下降(收入上升速度小于物价上升速度,加薪太少) 3。生活最低标准的提高。(如我们出行穿自制布鞋的很少了,都是皮鞋了,自制衣服的也很少了,夏天还有名牌T恤,这都是以前不感想象的。但的确增加了我们的支出,导致财务压力加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