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一般不超过6个月,案件久托不判的情况在各地法院都有只有不超过法定期限作为当事人只有催促法官尽快结案,如果超过法定期限可以投诉到院领导或上级法院及检察院。诉讼实践不同于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规定的是您的胜诉权在多长时间内受保护,诉讼期间则是指具体诉讼行为应当在什么期限内完成。
法律分析
民事诉讼简易程序审限为三个月,普通程序审限为六个月。但是建议先问审理案件的法官,究竟是为何。如果必要的时候,可以考虑向法院院长反映问题。并且,1、法院按规定,不能将你的案件长期拖下去。2、按规定,一审案件普通程序六个月内结案,简易程序三个月内结案,二审案件三个月内结案。如果法院在此期限内迟迟不下判决或者已超审限。你可以直接去找审理案件法院的院领导反映情况。也可以去人大、政法委员会投诉。还可以向上级法院、上级人大、政法委员会投诉。督促他们按审限下判。案件审理完毕后,送达判决书还有一个过程,实践中也有个别故意拖延现象存在,建议你积极与办案法官积极沟通,不厌其烦的反复催促。诉讼实践不同于诉讼时效,诉讼时效规定的是您的胜诉权在多长时间内受保护,诉讼期间则是指具体诉讼行为应当在什么期限内完成。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四十六条 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其他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第九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根据当事人自愿的原则,在事实清楚的基础上,分清是非,进行调解。
第一百一十三条 被执行人与他人恶意串通,通过诉讼、仲裁、调解等方式逃避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应当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一百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延期开庭审理:(一)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二)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申请的;(三)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证据,重新鉴定、勘验,或者需要补充调查的;(四)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