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一次知道还有这样的软件啊 不管能不能得到最佳回答,给你粘贴一下我在别的帖子得到最佳的原创吧,用软件煲耳机是我一直一来反对的,原帖如下: 我来告诉你把,煲耳机,简单的说就好比汽车的磨合。汽车刚买来的时候有几千公里的磨合期,这段时间里不能开的太快或者用车用的太狠,得让汽车的发动机零部件等有一个磨合适应的过程,耳机也同理,它的靠振膜震动发声发的原理有点像汽车的零部件磨合,但是又不太一样。 这里我要阐述我个人的观点,也是我一直一来批判的,就是把所谓煲耳机量化或者程式化,搞得人们一谈起煲耳机来就是必需要听什么盘听什么音乐,或者多大音量听多少小时可以开声等等。一是觉得这样做那样做,我们的耳朵基本上分辨不出来多听几小时和少听几小时耳机表现力的变化会有什么差别;二是现在咱们普通人用的耳机一般都属于入门级的,没必要下那个功夫,你就是下了那个功夫手里的东西也不会给你那样的回报,前些年的时候,见到有人说日本的静电耳机如何煲,用黑鸭子的某些专辑小音量慢慢听等等,但是那东西是高达两万六一套的极品,不是普通人可以享受的;三是我最关注也是我最想说的,耳机刚买来的时候声音干瘪干涩,随着你的使用,它会逐渐变得收放自如,特别好听,这种逐渐变化的过程是很难得和宝贵的,应该让它的这个过程陪伴你的耳朵度过,应该用来听音乐,而不是用来晚上在那放煲机盘,所谓听耳机的乐趣也是在此。 以我的经历来看,耳机使用的时间长了,它发声的变化会越来越小,这段时间你会发现没有原来喜欢它了,这也就是所谓的发腻了,这个时候要想改变这种情况并不容易,我的做法是放一段时间不用它,然后再听,还能找到一点感觉,如果连这个都没有了,这耳机的内涵基本上也就被你扩展到头了,你要是有银子的话,也快到换耳机的时候了。 新买来的耳机,个人感觉听一些舒缓的流行歌曲就可以,音量不要太大,一般听几天以后你会发现它有很大的变化,这个时候就可以放开了。开始不要听摇滚或者大动态的古典音乐,还有音量尤其不要太大,尤其是用在电脑的时候。我很不赞成用煲机盘,或者不听的时候放广播让它自己开声。 另外嘱咐你一点,插在电脑的时候一定要从小音量开始听,尤其电脑刚打开的一瞬间,我的耳机插着的时候都会有扑的一声,这个对新耳机应该是个不小的伤害,所以最好还是谨慎点,用随身听的话当然没这么多问题。 一款耳塞它能发出的声音水平是一定的,它偏向于什么音色也比较固定,比如日本的耳机就偏甜,人声靠前,听歌曲很不错,但是听交响乐就很不爽,而森海赛尔的耳机的声音相对正确一点,听交响乐很爽,但是听惯了日系耳机的人用来听蔡琴可能又觉得少点什么。不同的褒机方法可能会造成一些小的影响但是我还没发现,买来的耳塞听了一段时间后声音还是非常的尖或者干亮,这都是耳机本身的问题,不是方法不对造成的。 最后,我特意看了这个所谓的漫步者H260,我不知道报价如何,总之第一我不推荐入耳式的,这都是近年来日本耳塞推导出来的垃圾模式,伤听力,而且听的时候与外界完全隔绝我觉得也不太好。第二,如果银子足够,我还是推荐买森海赛尔的MX500,这毕竟是经过很多人选择和鉴别的,耳机这东西,新的不一定好,很多老款的型号发声都很不错,甚至停产了也有很多人找;第三,不推荐国产品牌,不推荐日本品牌,尤其SONY和铁三角,SONY近年来的东西都比较垃圾,铁三角也是如此,低端的东西都很差劲,声音干亮,不耐听。 下面送上帖子地址zhidao/question/89337382.html 不知道你用的什么耳机,据我所知那些听STAX静电耳机(一套大概3万左右,连耳放),也顶多是用黑鸭子的CD小声听一下,没听说这样的软件 再给你打个比方,中国人炒菜,一般都说这个少许那个适量,写到菜谱上则说这个多少克那个多少克,于是在多年前有这样的笑话,就是菜谱传到西方,类似美国或者德国有的主妇会在厨房里用天平称量盐、味精或者胡椒粉等来做中国菜,但是做出来也不见得多好吃 我不担心别的,就是用这软件音量千万控制好,别让它毁了你的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