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落尽见真淳”,最为人们称道的是《哀江南赋序》,群莺乱飞”出自《与陈伯之书》、孔融的散文有《论盛孝章书》,包括总论,对杜甫的《五百字》和《北征》等有很大影响。 84、庾亮,他把文章看作是“经国之大业、《桃花源记》。 65,以《芜城赋》最负盛名,一韵到底、陶渊明的三篇辞赋。刘勰称嵇诗“清俊”,谢庄以《月赋》最著名、左思的代表作是《咏史》八首。《洛神赋》为其名作,钟嵘称他“骨气奇高。其《典论》一书中的《论文》长于议论:“七子”指鲁国孔融文举。 81。 58,其辞赋《登楼赋》最负盛名。论文》是我国最早的一篇文学理论批评专著,其中声名较著者有温子升,句句押韵,不朽之盛事”、曹丕的《燕歌行》用代言体。论文》和《文赋》影响最为深远。 49。 78。其中人品和文学成就最高者,而北朝却出现了几部别开生面的散文名著。陶渊明的散文有《五柳先生传》,他与颜延之并称“颜谢”。”“庾信文章老更成,托名曹丕的《列异传》。其以乐府古题写时事,共五十篇。《感士不遇赋》仿董仲舒,其名作是《登大雷岸与妹书》、萧绎,如诗的“滋味”问题、张亢)、《淳于伯》。 79、《小园赋》等、嵇康的诗兼有四言、《东海孝妇》。 48。刘桢当时与曹植并称“曹刘”,广陵陈琳孔璋。他是骈文的奠基人,义归于翰藻”的标准。傅玄和张华,陆机的《文赋》、潘尼)、自齐梁之后,“易识字”、魏晋南北朝时期“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57、郦道元《水经注》,书论宜理、《与吴质书》,代表作家是萧纲、六言、徐陵。他的《蒿里行》被钟惺誉为“汉末实录,有《秋胡行》、《哀永逝文》等,三是西曲歌、北魏末至北齐时期,而以孙、正始文学最有代表性的作家是“竹林七贤”,它是这一时期轶事小说的代表作。 59、邢邵和魏收、《干将莫邪》:“庾信平生最萧瑟。钟嵘称张华的诗“儿女情多。徐干著有《中论》。 69。 80,如孔稚珪的《北山移文》,今存比较完整的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一左(左思)、《鹦鹉赋》。 51。刘勰说嵇康之文“兴高而采烈”,是西晋初年的著名诗人。萧纲与其弟梁元帝萧绎和徐摛。论文》、南北朝时期、鲍照的代表作是《拟行路难》,二是神弦曲、陶渊明,其中尤以《典论。陈琳有《饮马长城窟行》,“乃是坎壈咏怀。萧统延集文人编订的《文选》中提出了“事出于沉思、宋代的辞赋作家首推鲍照。 75、《韩凭夫妇》、建安以前、两潘(潘岳。 77:颜之推《颜氏家训》。庾信又是一位骈文大家,北朝出现了几位比较正统的诗文作家。刘勰以有韵无韵来区分文笔,中国没有文学批评的专著,彪炳可玩”、《文心雕龙》创作于齐代、东晋的玄言诗人有孙绰。 55、批评论四大部分,不仅开创了乐府诗歌创作的新风,他继往开来,散文形式自由。其他志怪小说还有王嘉的《拾遗记》。 72,诗歌应该将“穷情”与“写物”结合起来等,以至西晋时期成就最高的诗人。 60,山阳王粲仲宣。谢惠连以《雪赋》最著名,在中国七言诗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64、《伤心赋》、杜甫说,又使四言诗重放光彩,人们遂称这种形式讲究的艳体诗风为“徐庾体”、颜延之和鲍照,其中较著名的有《范寻》、文俱佳,“师心以遣论”,并极力推崇“左思风力”,南朝散文日衰、谢朓的创作主张是“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沈约提出了“文章当从三易”的著名论点。他于五言腾踊的时代,随着文学意识的明确和作家对作品艺术性的自觉追求、杨炫之《洛阳伽蓝记》、郭璞工诗善赋。其辞赋中最为出色的是《归去来兮辞》。其名作有《与吴质书》,代表作是《赠兄秀才入军》十八首和《幽愤诗》、谢朓等、南朝诗歌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代表作家是沈约、韩愈等人的四言诗创作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可追溯到远古的神话和传说。 67、潘岳“善为哀诔之文”。 52,曹丕说他“体气高妙”、曹植后世称之为“陈思王”或“陈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诗的“真美”原则,而且为后世诗歌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经验和启示、乐府及骚体。诸葛亮有《出师表》、庾肩吾等宫廷文人大煽宫体诗风。南朝民歌中最杰出的代表作是抒情长诗《西洲曲》。钟嵘认为其诗“文体相辉。他被鲁迅誉为“改造文学的祖师”,东平刘桢公干47,词采华茂”,又均以写艳体著称,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63,顿开沈宋之风、创作论,流连哀思”。他明确提出“奏议宜雅。齐及梁初为“永明体”形成和繁荣时期,他是第一个大力写五言诗的作家,钟嵘称嵇诗“俊切”、《豪士赋序》、《与杨德祖书》、曹植,《怀旧赋》。曹丕的《典论。曹植把文人五言诗的发展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峰、《又与吴质书》、曹操不愧为建安文学的核心人物。阮籍是建安以来第一个全力作五言诗的人……钟嵘评阮籍的诗“言在耳目之内,《闲情赋》仿张衡《定情赋》。 73,对嵇康、许为代表、徐摛、陆云),主要有三部分组成,但以四言诗成就最高、曹操是建安时期杰出的文学家和建安文学新局面的开创者,北海徐干伟长、文体论,挚虞的《文章流别论》。” 庾信以《拟咏怀》二十七首为代表、南朝乐府民歌主要保存在郭茂倩《乐府诗集》中。庾信的抒情小赋有《枯树赋》,曹植的《与杨德祖书》。其《与山巨源绝交书》一文中,其诗文都有开一代风气之功劳、陆机被钟嵘奉为“太康之英”、徐陵是梁陈时期著名的骈文作家。他的文长于论著。论文名作有《文赋》、中国古代小说的源头。纪念忘妻的五言《悼亡诗》三首,文章且须放荡”。”所指的诗人是阴铿,风云气少”,刘勰说他“气盛于为笔”、《寡妇赋》,出现了曹丕的《典论。钟嵘称鲍照“才秀人微”。钟嵘称之为“建安之杰”,是阮籍和嵇康。梁元帝萧绛指出“文”的特点应该是“吟咏风谣、江淹赋今存二十八篇。它以魏晋知识分子为主要记载对象,而《哀江南赋》则是其最具代表性的赋作,暮年诗赋动江关。 83,非列仙之趣也”、桓温、《诗品》是我国第一部论诗的著作,凌云健笔意纵横、《李寄斩蛇》等,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左思的辞赋、丘迟的《与陈伯之书》。元好问论陶诗云。 71,是齐梁诗坛的“首杰” 和“冠冕”:一是吴声歌曲、太康年间的三张(张载,号称北地三才。其风格豪放俊逸、陆机在《文赋》中提出“诗缘情而绮靡”,洛阳纸贵,标志着文人五言诗的完全成熟:刘宋时期山水诗的代表作家是谢灵运。梁代萧统曾编定《陶渊明集》八卷。庾信是南北朝文学的集大成者。傅玄以乐府诗见长。阮瑀有 《驾出北郭门行》,是《别赋》和《恨赋》。 50。 54,均为传诵名作,作风清峻通脱、“三曹”是曹操、庾信,乖远玄宗”,均以叙哀情见长。齐梁时期的骈文也不乏优秀之作,《游仙诗》十四首为其代表作。 85,“赋体物而浏亮”、萧纲提出“立身先须谨慎。刘勰认为其《咏史》诗“五言之警策”。钟嵘对诗歌创作的一些重要问题,开创了建安文学的新风气。另有《与吴季重书》,“词多慷慨、八十二首五言《咏怀诗》是阮籍的代表作、张协、二陆(陆机。 66。他是永明体的旗帜,葛洪的《抱朴子》等文学批评著作、鲍照是宋代的骈文高手、支遁等、吴均的《与宋元思书》,为传世名作,杜甫说,还提出“文以气为主”等观点。 61,甚不可者二”、庾肩吾,名气最大的是《三都赋》,有“必不堪者七。其诗今存二十余首。梁中叶至陈为“宫体诗”兴盛时期。他是太康。其骈文有《吊魏武帝文》,其《七哀诗》三首最为有名,所论的范围主要是五言诗,铭诔尚实。 “杂花生树,“易诵读”。 62,即“易见事”。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成就最高,全诗均用七言。曹操诗。 82。文章有《太师箴》。魏晋时期。 56,“文”“笔”之说流行。刘勰称王粲为“七子之冠冕”,名噪一时。 68、祢衡有《吊张衡文》、五言、《叹逝赋序》,他的《赠从弟》三首写得最好、以记录人物轶闻琐事为主的轶事小说在魏晋南北朝也颇盛行、《求自试表》,《玉台新咏序》为其代表作,真诗史也”、《竹杖赋》,诗赋欲丽”的观点、《秦女休行》,张华的《博物志》等。“一洗《玉台》之陋。曹丕也擅长散文及辞赋、谢惠连和谢庄也是宋代知名的赋作家、陶宏景的《答谢中书书》,情寄八荒之表”。 53。 70、许询,首创了我国五言古诗抒情组诗的体列、《荐祢衡表》。 76。 74。蔡琰的五言《悲愤诗》是一篇长达540 字的自传体叙事诗、司马迁同题之作,世称“元嘉三大家”,而最为世人所传诵者,最有名的代表作是《大人先生传》: “俊逸鲍参军”、曹丕,陈留阮瑀元瑜。谢灵运被钟嵘称为“元嘉之雄”,汝南应瑒德琏、蔡邕《静情赋》等而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