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会计分录时要按资金的来龙去脉,资金的变化写出会计分录,不能在一种业务存在的会计科目或要素是不能写在一个分录中,例如,原材料 与 库存商品,不能写成:借:库存商品 贷 原材料,因为这两个科目数据到两个业务过程即领料过程与加工过程。
会计分录是指根据经济业务的内容指明应借、应贷账户的方向、账户名称及其金额的一种会计分录。 会计分录是由应借应贷方向、对应账户(科目)名称及应记金额三要素构成。 按照所涉及账户的多少,分为简单会计分录和复合会计分录。 简单会计分录指只涉及一个账户借方和另一个账户贷方的会计分录,即一借一贷的会计分录; 复合会计分录指由两个以上(不含两个)对应账户所组成的会计分录,即一借多贷、一贷多借或多借多贷的会计分录。
没有什么不能放在一起的要素,只要是合理的交易,都可以放在一起,但是你举例的两个科目,不合理啊,为什么管理费用和营业外收入对应了呢?理由是什么?科目就是讲一个故事,你要把故事讲通才行啊。会计制度对发生什么事情就记什么科目有详细的规定,不是你想随便进什么科目就可以进什么科目的,这是每个科目的定义,不是科目之间能不能发生关联关系的问题。
做分录是用相关的会计科目记录一笔经济业务,
和管理费用相关的科目是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或其他应付款等,而不是营业外收入,比如购买办公用品;
和主营业务成本相关的科目是库存商品,比如,结转销售成本;
和主要业务收入相关的科目是应收账款或库存现金、银行存款,比如销售商品;
。。。
你先要了解企业常用会计科目(会计基础书上有)
资产类: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等,其中坏账准备、存货跌价准备、累计折旧、累计摊销 这四个为备抵账户。
负债类: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所有者权益类: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成本类: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劳务成本
损益类(有损有益,损表示费用支出,益表示收入):
(代表收入的)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
(代表费用的)主营业务支出、其他业务支出、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费用、成本、支出,增加在借方,减少在贷方
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增加在贷方,减少在借方
例:一、用500元报销李某出差费用
解:
500元报销用现金,现金为资产类账户,减少了500元记贷方。
李某出差费用为管理费用,为损益类费用科目,增加了500元记借方。
借:管理费用 500
贷:库存现金500
二、用银行存款10000付材料款
解:银存款为资产类账户,减少了10000元记贷方。
原材料也是资产账户,增加了记借方。
借:原材料10000
贷:银行存款10000
这都是遵循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个恒等式
2.借贷记账的特点: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交易或事项引起的会计要素增减变化有四种类型:
1.资产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等额增加
2.资产项目之间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
3.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项目之间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
4.资产项目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等额减少
例一 -500(资产减少)= 0 (负债没有)+ (-500)所有者权益要减去增加的费用
符合:4.资产项目与负债或所有者权益项目同时等额减少,等式两边相等。
例二 +10000 -10000 = 0 (负债)+ 0 (所有者权益)
符合:2.资产项目之间一增一减,增减金额相等,等式两边相等。
纯手工,望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