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军中能称为战神一级的高级指挥官也就是林彪,粟裕,彭德怀,陈赓几个了。这里就把陈赓大将和其他几位略作比较看看彼此的区别吧。
总体来说,高级军事指挥官的水平体现在3个方面:战略思考,战役指挥和战术素养。
战略思考:
广为人知的粟裕和主席唱反调拒不过江,而力主留在江北打大仗,就是一次高明的战略思考。随后的淮海战役印证了这次战略思考的正确性。林彪这方面差了些,辽沈战役的时候始终下不了决心执行主席关门打狗的战略。彭老总的百团大战在当时可是振奋了全国人民抗日的信心的!陈谢兵团解放战争中的由晋南挺进豫西的行动最终形成了中原战场品字形的战略架构,但是陈赓并非独当一面,在战略思考上的表现一般。
战役指挥:
从红军时期开始我军各级指挥官身经百战,及至成长为高级指挥官的时候几乎个个在战役指挥上举重若轻,炉火纯青了!要说区别的话,林粟喜欢把方方面面考虑得很周到细致,林彪在四平会战时可以做到清楚主力连队的位置并直接指挥之。粟裕在孟良崮一战时脑子里始终清楚敌我双方的兵力消长,精确到百人以内。这就和彭老总的大刀阔斧,大开大合区别大了。陈大将介于两者之间,粗旷中见细腻,重要的细节从不放过。
战术素养:
一般军事主官习惯抓大放小,不会放太多精力提高部队的战术素养。这方面林彪迥然不同,他非常重视提高连队一级的战术水平,总结出了"一点两面,三三制"等等战术要点,有效地提高了队伍的战斗力。这方面粟陈彭都有所不及。
看到这大家就应该对陈大将作为高级军事主官的水平有些头绪了吧。
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
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
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
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好歹也是中国十大将军 肯定有些真本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