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间顺序和事情发展的顺序有什么区别。

2025-05-11 15:12:39
推荐回答(2个)
回答1:

1.时间顺序是文章常见的记叙、说明顺序之一。

即按照事理发展过程的先后来介绍某一事物的说明顺序。凡是事物的发展变化都离不开时间,如说明生产技术、产品制作、工作方法、历史发展、文字演变、人物成长、动植物生长等等,都应以时间为序。

时间顺序主要有:凌晨、破晓、早上、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晚上、半夜、午夜
用于跨度比较大的,如,一年过去了,一个月过去了,但不能用于一天后,要不就不是时间顺序。
例:《中国石拱桥》赵州桥→卢沟桥=古→今 《大自然的语言》第一段(四季更迭)

2.事情发展顺序是记叙顺序的一种, 一般而言就是起因-经过-结果:

1、顺叙(按事情发展先后顺序) 也叫事情发展顺序
作用:条理清晰,脉络清楚。
2、倒叙(先写结果,再交待前面发生的事)如:《背影》《走一步,再走一步》
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3、插叙(叙事时中断线索,插入相关的另一件事,再接着原线继续叙述。)如:《羚羊木雕》
作用:介绍了……,表现了……;解释上文/为下文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埋伏笔/作对比,从而突出中心

3. 两者的区别:事情发展顺序就是因果顺序,导致形式的发展。 时间顺序是按照时间的推移叙述事情发展的过程。这就好比警察破案:破案的过程是时间顺序(发现-侦查-推测-核实-结论);但是案子本身是事情发展顺序(时间起因-经过产生矛盾-结果导致案件发生-被发现-被抓捕-被判刑)。

来自百度

回答2:

时间顺序通常用于大事纪或游记等,是很多件事情按时间顺序发生并记叙的。
而事情的发展顺序是在记叙一件事情时,按照情节的发展记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