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虽然位高权重,但是他的位置是自己残酷行径加上阴谋诡计换来的,并不稳股,像指鹿为马,一开始也只是群臣畏惧他一时的淫威,而违心地附和,群臣并没有心服口服。赵高只是一个太监,得位不正。所以秦王子婴上位后灭掉他是众望所归。
古代做官基本都是贵族世袭或者推荐,一个太监出生卑微,难以服众,另外赵高的官位是秦二世给他的,秦二世信任他,才给他高官,当秦二世不再信任他,赵高的地位就不保,况且,此时秦二世已亡,赵高失去靠山,眼看地位不保,着急寻找新的代理人。
然而新的代理人并不吃赵高那一套,一边是心存善良的子婴新皇帝,一面是狡诈恶毒的奸相赵高。群臣心里必定支持子婴,但凡表面畏惧赵高,也只是等待时机,待赵高一着不慎则顷刻间倒向子婴,由此赵高必败。
赵高指鹿为马,以丞相之姿执掌国政,看起来好像是已经完全掌握朝廷了。但实际上朝廷内部势力还是没有融合,赵高不过是在表面上获得了优势,反对派都隐藏下来等待时机。
再从更高的制度层面上看,皇帝制度和丞相制度尚不完善,皇权与相权都是在一个不太稳定的环境中相互冲突,所以这种所谓的掌握朝廷也只是暂时的,存在相当大的变数。
秦二世死后子婴继位就应当是最大的变数,子婴即位后朝廷内部的反对派有了可以反击的筹码,权势最大的赵高面临的情况就是众多反对派结盟,自己独自承受这些攻击,最终被杀是注定了的。
另外,子婴能够杀掉赵高并不是很轻松,东方章邯等将领的情况,也是另外一个影响因素。山东现场的失利导致赵高失去外援,内部的反对赵高的势力能够集结也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完成的,一定是经过相互妥协,各种利益分配的过程,这个过程肯定会很艰难,赵高一定会坚持对咸阳的控制。
不管是谁都不会随随便便成功。再有是正义一定能战胜邪恶,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
秦王子婴使用了计谋,骗了赵高,因为他知道正面杀掉会很困难,所以用计杀死了他。
子婴是一个十分睿智的人。他通过装傻成功的把赵高的骗到了自己的府上,然后再用埋伏好的甲士把赵高杀死在自己的门口。
秦王子婴并非平凡的人,是个聪明人。赵高的狼子野心被子婴看破,在继位秦王后,故意在重要典礼闭门不出,引出赵高,将其一举伏杀。
子婴本身自己就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又结交了很多谋士,所以才能轻而易举灭掉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