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华法林抗凝,监测INR.
脑血管被血流中所带的栓子阻塞,而引起的急性脑血管病,叫做脑栓塞。由于栓子阻塞了脑血管造成血流中断,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软化、坏死,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症状。这种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40岁以下的青壮年多见。起病急骤,常于数秒钟至2~3分钟达到高峰。
脑栓塞的栓子种类很多,可有多种疾病所产生的栓子进入血液,阻塞血管而诱发。而心脏病是脑栓塞的最常见原因。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左心房扩大,心脏血流缓慢、淤滞,易使血液凝固和血栓形成。当血流不规则或心房纤颤时,这种附壁血栓容易脱落形成栓子,发生脑栓塞。细菌性心内膜炎由于内膜或内膜下病变,细菌常附着在内膜上繁殖,与血小板、红细胞、血红蛋白等集结成细菌性赘生物,脱落后随血液进入颅内,也可发生脑栓塞。心肌梗塞时,心房和心室内膜可受到损伤,而受伤的内膜易发生附壁血栓,在心房纤颤等因素的作用下,血栓脱落形成栓子,也常造成脑栓塞。另外,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粘液瘤、心脏手术等,也是造成心源性脑栓塞
按栓子的来源可分为三类:
1.心源性:最常见。风湿性心脏病并心房颤动及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心脏粘液瘤,心肌梗塞;心肌病及心脏手术等,
2.非心源性:主动脉弓以及发出的大血管的动脉粥祥硬化斑块和附着物脱落;其他还有败血症;长骨骨折的脂肪栓子;胸腔手术、人工气胸、气腹或减压病的气体栓子;癌性栓子及异物栓子等。
3.来源不明:有些病例虽经仔细栓查仍未能发现栓子的来源。
临床表现
活动中突然起病是其主要特征,绝大多数症状在数秒或数分钟内发展到最高峰。风湿性心脏病引起者年龄多较轻,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塞者多见于老年人。栓塞部位以大脑中动脉最多见。起病时可有头痛,局限性胀痛。临床症状视栓塞部位、大小而定,常见体征有偏瘫、偏麻、失语等。重者可有意识障碍。除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外,常有引起栓子来源的原发病的症状和体征,甚至可伴有脑以外器官栓塞的症状或体征。辅助检查腰穿脑脊液改变类似脑血栓形成。其他心脏检查可发现心电图异常等。
治疗
脑栓塞治疗包括针对脑梗塞及引起栓子的原发病两方面。脑梗塞的治疗基本同脑血栓形成。主要目的为改善脑循环,减少脑梗塞的范围及防治脑水肿等。具体用药见脑血栓形成的治疗。原发病的治疗对根除栓子的来源,防止栓塞复发很重要。如心脏病的外科手术治疗、细菌性,心内膜炎的抗生素治疗、减压病的高压氧舱治疗等。恢复期治疗与脑血栓形成相同。
预后
急性期病死率约为5%~15%。存活者约50%~60%可栓塞复发,再发时病死率更高。
预防
主要是预防引起各种栓子来源的原发病发生。如已发生原发病,应尽早积极治疗,以杜绝栓子的产生。
用中药慢慢调理,加上点功能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