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夏季在我看来,是春城大观楼最美的时节。何出此言?因为,此时的中外多地到处都为高温酷暑所困,炎热难耐,唯独地处高原的昆明气候最是凉爽宜人,宛如拥有一个天然的大空调。这也是今年昆明避暑游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作为春城传统地标的大观楼,更是凭借着...
夏季在我看来,是春城大观楼最美的时节。
何出此言?因为,此时的中外多地到处都为高温酷暑所困,炎热难耐,唯独地处高原的昆明气候最是凉爽宜人,宛如拥有一个天然的大空调。这也是今年昆明避暑游火爆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作为春城传统地标的大观楼,更是凭借着“高原明珠”滇池之水利,坐拥拂水清风之便,杨柳依依,朵朵荷花摇曳点缀在一片片绿色荷塘之中,令来此观光的一众海内外游客美不胜收、心旷神怡。
已经是农历壬寅年“七月流火”的盛夏,我数次徜徉在因大观楼而得名的大观公园,每每都为这里的美景所陶醉。
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爱上拍鸟(圈内人士均戏称“打鸟”)的我,重游大观楼,忽然发现了它过去被我、也大概被许多人忽略的另外一种美,那便是这里的飞鸟之美!
行走在风景如画、游人如织的大观公园里,望着前方不时掠过的鹭鸶等鸟,我不由得想起了唐代诗圣杜甫那首脍炙人口的“七绝”:“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登上滇池之滨的大观楼,杜甫在诗中所描绘的那种美感仿佛就在眼前。
大观公园有鸟,有目共睹,但考证历史,究竟这一带何时发现鸟类、有哪些鸟类,当地的史料中却鲜有记录。目前,我能肯定的就是清代乾隆年间的民间名士孙髯翁为大观楼题写的著名“天下第一长联”中有一句话提到了鸟,即“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中的“翠羽”,所指正是指飞鸟,如果我推测得不错的话,孙髯翁当时一定是在大观楼看见了翠鸟。值得注意的是,善于观察的孙髯翁先生在描述大观楼美景时,着意将“翠羽”和“丹霞”放在了“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足见“翠鸟”与“红霞”给他印象至深。
今天,被称作“小翠”的普通翠鸟与“大翠”白胸翡翠仍然时常在大观公园的荷塘及湿地树丛中出没。只要到南园去看看那些为“打鸟”架设在水边的众多“长枪短炮”,就能佐证我所言不虚。而且,我已经多次拍摄到了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的白胸翡翠。
钩沉历史,大观楼公园所在处,古时被唤作“近华浦”,方位在昆明城西南,恰好濒临滇池的草海北边。今天还能见到书有“近华浦”的阁楼尚在。关于滇池草海,明万历《云南通志》则有如此记载:“西湖在(云南)府治西,周四里,即滇池上流,蒲藻长青,人多泛舟,俗呼为草海子。中有黔国莲池,匾曰水云乡。”这说明近华浦一带的草海在明代又被称作西湖。明崇祯年间,来自江苏的大旅行家徐霞客对滇池风光赞不绝口,在其《游太华寺山记》写到:“出省城,西南二里下舟,两岸平畴夹水。十里田尽,萑苇满泽,舟行深绿间,不复知为滇池巨流,是为草海。”从古至今,草海的靓丽风景一直吸引着历代文人墨客的关注。明末清初大学者顾祖禹在《读史方舆纪要·云南纪要》记载:“西湖,在府城西,即滇池上游也,亦名积波池,俗曰草海子,又曰青草湖。周五里,蒲藻常青,为游赏之胜。”
或许正是看中了这里的湖光山色美景,早在明朝初年,领兵征伐并镇守云南的名将沐英就在草海一带率先兴建了私家别墅“西园”。
至于大观楼则是明朝覆亡后清朝所为。作为与黄鹤楼、滕王阁等齐名的中国十大名楼之一,大观楼是一座三重檐琉璃戗角木结构的古建筑,南滨滇池水,又可远眺西山,四周设有月台,西与一长廊相接。
清同治五年(1866年),云南提督马如龙顺应民意,捐资重建被毁于兵燹的大观楼,并在《重建大观楼记》中记载:“昆垣多山而少水,故滇池称巨浸焉,池之湄有蒲曰近华,以其近太华山而名,浦有埠筑垣以蔽之,后为梵宇临池建楼三楹,凡三层额曰大观楼。登斯楼也瞻瞩伟甚,乡之人朝游而暮返者,无虚日向为会城名胜地,载之志来乘不具论,岁丁已毁于火……夫有废必兴,有作斯述何必在楼,亦何必不在楼,集贤之院延宾之馆游观云乎哉迺於农隙鸠工庄材,费几千民而落成楼之后为涌月亭,亦修葺之余喜厚其墙垣固藩篱也,遴其杞梓备梁栋也,重门洞开,胸无城府也,登临远望目无障翳也,抑有感焉今之雕瓦画槛,非即昔之废址颓垣乎无平不陂,无往不复,余之重建斯楼,此物此志也夫是为记。”
当然,早在大观楼之前,还有湖北僧人乾印和尚于康熙二十年(1682年)在近华浦结茅讲经,创建了观音寺。不过,对于大观楼在清朝确切兴建的时间,说法则有些争议。余嘉华先生在其主编的《云南风物志》载认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巡抚王继文巡察四境,路过此地,看中这里的湖光山色,命人鸠工备材,修建亭台楼阁……因取名大观楼。”远在京城的咸丰皇帝听说了滇池及大观楼的美景后,兴致勃发,遂提笔在手,为大观楼题写了“拔浪千层”4个金字,为大观楼增色不少。据我了解,这大概是清朝皇帝为云南众多楼阁中唯一题写匾额的一个了,更凸显大观楼之不凡。
同其他古建筑一样,大观楼建成后也遭遇了战火、水灾等人祸天灾,不得不在道光、同治、光绪年间等重建与修缮。光绪二年(1876年),近华浦发生“大水,两廊皆圮,楼亦倾斜,光绪九年(1883年),总督岑毓英重修”。说起云贵总督岑毓英,此人颇有文化学者之风雅,他于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重立长联,令大理白族诗人、书法家赵蕃以楷体书之,刊悬大观楼上至今,供万众欣赏。
1919年,靖国军总司令、云南王唐继尧也修葺了大观楼及公园券拱牌坊式大门。到了1930年,时任云南省主席的龙云令当时的昆明市长庾恩锡修葺近华浦,庾恩锡遂聘请造园大师赵鹤清协助。于是,在庾先生主持下,“仿西湖之白堤、苏堤,则三桥鼎峙”,“增一榭,如秋月平湖”,修筑长堤,以供游人通行。庾市长当年在附近所建的私家花园庾园,今天已经作为南园与大观楼所在的大观公园联为一体。新中国成立后,大观楼又多次经历了修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了全方位且更好的保护。
那么,大观楼所在的滇池之滨古时候究竟有没有野鸟呢?现在看来,答案也是肯定的。
根据史料记载,西汉元封二年,汉朝在滇池地区的古滇国建立了益州郡,郡治设在今昆明的晋宁。《后汉书•西南夷列传》描绘到:“有池,周回二百余里,水源深广,而末更浅狭,有似倒流,故谓之滇池。河土平敞,多出鹦鹉、孔雀,有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另一个重要史料、由西晋人常璩撰写的《华阳国志•南中志》也对益州郡有大致相同的描述:“晋宁郡,本益州也……汉武帝元封二年,叟反,遣将军郭昌讨平之,因开为郡,治滇池上,号曰益州。郡土平敞,有原田,多长松,皋有鹦鹉、孔雀,盐池田渔之饶,金银畜产之富。”这两部史书都写到早在汉代,滇池水域就有鹦鹉、孔雀等鸟类活动。
翻开唐朝樊绰《蛮书》,其卷七中有这样的记载:“西洱河及昆池之南接滇池。冬月,鱼、雁、鸭、丰雉、水扎鸟遍于野中水际。”文中明白无误地写了有“雁、鸭、雉、水扎鸟”等鸟类栖息活动在滇池水域及周边地区。
现代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滇池地区古代就已经出现了不少鸟类。从1955年起,考古工作者在晋宁石寨山多次进行了考古发掘,出土了西汉时期的青铜器等众多文物。在一些青铜器纹饰上都清晰地显现了孔雀、犀鸟、鸳鸯、鹰、雉、枭、水凫、鹈鹕、燕子、乌鸦等鸟类图案。
明嘉靖年间因“大礼议”事件获罪而被贬谪到云南的大文学家杨慎在《滇海曲》《出郊》等诗中大赞有孔雀、鹦鹉等鸟飞翔的昆明滇池风光。他咏道:“梁王阁榭水中央,鸟鹊双星带五潢”“孔雀穿行鹦鹉树,锦莺飞啄杜鹃花”“白鹭忽飞来,点破秧针绿”。
不难看出,古人其实早就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了滇池流域各种野鸟之美。拥有广袤水域及周边大片湿地的滇池,从古至今,历来就是众多鸟类特别是水鸟们喜爱的乐园,因为这里有着它们取之不尽的鱼虾、虫子、花草等充足食物,而且昆明常年温和的气候与充沛的雨水为各种鸟类创造了十分适宜的生长环境。
然而,由于时代的局限,上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滇池在经历了4次大规模的围湖造田后,数万余亩滇池水域变成田地,使湖泊面积不断缩小,加快了湖泊沼泽化进程。同时,随着污染的加剧,水生物的繁殖栖息地被破坏,滇池水生动植物资源衰退。为了修复滇池湖滨生态环境,2003年,昆明市在大力治理污染同时,又在官渡、西山、呈贡、晋宁沿湖县区启动了湖滨生态湿地建设,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随之被正式纳入滇池治理“六大工程”。今天,随着环境保护力度的加大,滇池湖滨带生态状况逐年改善,在滇池已消失多年的一些鱼类、鸟类又重新出现,生物多样性得到明显的恢复,这里的野生鸟类越来越多。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黑翅鸢、黑鸢、普通鵟、红隼、游隼等也陆续被发现;2016年,濒临灭绝的国家珍稀鸟类彩鹮在滇池出现;2017年,白眉鸭、灰雁等珍稀鸟类也重回归滇池觅食。据昆明相关部门的调查统计,目前滇池周边记录的鸟类已超过140多种!
如今在大观楼,仅我个人的初步观察,已经亲眼见到并拍摄到了白胸翡翠、钳嘴鹳、苍鹭、中白鹭、红嘴鸥、黄臀鹎、黑卷尾、骨顶鸡、麻雀、夜鹭、戴胜、乌鸫、白鹭、伯劳、雀鸲、栗苇鳽、黑鸢、小䴙䴘、黑水鸡等众多鸟类。
可以这样说,如果大观楼一带缺少了这些可爱的野生鸟类,原本被世人称颂向往的独特美景一定会减色不少,从而丧失其固有的迷人魅力!
试问:在大抓生态文明的今天,倘若没有了这些可爱的小鸟飞来舞去,大观楼还能称得上昆明之“大观”吗?因此,如果去大观楼游玩,别忘了注意观赏飞鸟之美,定会让你不虚此行!(文/图 作者任维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