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桂平,按这几十年沿革下来的习惯,全境分东,南,西,北四区,现在共21镇5乡。东区:木圭镇,木乐镇,石咀镇,马皮乡,油麻镇,社坡镇,寻旺乡南区:罗秀镇,麻垌镇,社步镇,下湾镇,罗播乡,木根镇,中沙镇,大湾镇,大洋镇西区:白沙镇,厚禄乡,石龙镇...
桂平,按这几十年沿革下来的习惯,全境分东,南,西,北四区,现在共21镇5乡。
东区:木圭镇,木乐镇,石咀镇,马皮乡,油麻镇,社坡镇,寻旺乡
南区:罗秀镇,麻垌镇,社步镇,下湾镇,罗播乡,木根镇,中沙镇,大湾镇,大洋镇
西区:白沙镇,厚禄乡,石龙镇,蒙圩镇,西山镇
北区:南木镇,金田镇,江口镇,紫荆镇,垌心乡,
当然了,在老一辈人口中,以及近代书籍中,对这些乡镇却不是现在这些称呼,而是以“某某里”称呼,虽然这一代人也渐渐消亡,但年轻一辈多少也有点印象,也有点疑惑,因为不知道指的是哪里。
其实这些“某某里”称呼,是明清时期“郡县制”中县以下的行政区划分,大部分以都里命名,少数民族地区则还有峒,寨之类。桂平县辖下各地的行政区划,一般都是都里,起源于明清,经历了民国初到解放初的时期,才渐渐以乡镇来划分。因为这几十年间时局的纷乱,所以,桂平各地行政沿革的这段都里到乡镇的历史是如何的变化的,很少有介绍。那么,本系列文章,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就介绍这些本地文化,本地人文知识!
清代桂平县分二十一里,以桂平县城为中心,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区,辖二十一里(东三里,南八里,西七里,北三里),上篇已经介绍了《桂平城厢》,也就是原来的桂平城——桂平镇,今天就介绍西七里中的——永和里。
永和里,按现在的划分,是哪里呢?就是现在西山镇的范围,当然,那时候是不包括城区,城区指的是城厢里,城外即是永和里了。
具体范围是:东到官村村,西关梁莫村,军陵里滩头村;西至乌杨村界,赵里施村;南至欧村界赵里流栏村;北至北江。东起细长塘至西鸟杨村,共三十里;南自福山水流塘至北白额村,共四十五里。
不过,因为百十年间的变化,乡镇间的行政划分多少还是有撤并与改变的,但总体来说,现在的西山镇和当年的永和里,大致范围是没错的。
永和里,位于县城以西,,民国中后期到六七十年代,还有过多次的行政区域改革,名称也多有变化,民国时有如思陵区、西区,解放后为第十一区、西山乡、附城公社、西山公社,等等,直到1984年改称西山乡。其境域跨越黔、郁二江。
西山乡也就是后来的西山镇,在2005年,原西山镇和原桂平镇合并的一个新兴大镇,也就包括了现在城区的范围。所以说,永和里沿革下来的西山乡——西山镇,和现在的西山镇是不一样的,差了现在的城区。
据现在资料显示,西山镇现在辖23个村和社区,其中,13个村,263个村民小组;10个社区,59个居民小组。随着现在城镇化的建设,桂平城区周边的村都已发生了变化,如现在的新安村,上下沙岗,大起,莲塘等等,可以说都已经是桂平城区的一部分了。
在民国时期划分的村庄,现在基本沿用老名,变化不是很大,明显变化的,就是现在白兰村,在那个时候,叫白额村。
民国时期桂平永和里村庄一览
还有就是现在高铁站的这边的云南村,在明清时期,是个圩场,名福南圩,只是时代发展中,没有发展起来,最后被废弃,福南圩不在,云南村存留。不像原来寻旺,马皮,社坡这些的老圩场,几百年后的今天,最后发展成为乡或镇,这也算是时代的选择吧。
实际上,以前桂平城外的地方,基本就是永和里,这样说来,西山一带的历史,也是永和里的历史。与桂平城紧密相关。
当然了,民国时期的村庄沿革也是由清代转化而来。在清代早期,这里划分的村庄更多,只是在几百年间,地方发展,有些村庄撤并了,改名了。
清乾隆年间永和里村庄一览
几百年前的地名,现在有的依然熟悉,有的则已也没有了印迹。毕竟这都已经是过了数代桂平人了。很多地方都是这样,人兴则地久,人衰则地废。这也是各地历史沿革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如从现在结果看,永和里发展最大的,除了近城的几个村庄外,自然就是社步了,从明清时的小村了,现在可是社步镇了。
永和里的福山村,现在听得最多的,是柒姓,但在明清时期,这里最有名的,是梁姓,福山村也可以说是永和里最有文化气的村。
在那个时期,出了很多个教谕,教授,这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人,是学官,用现在的话说,等同于县的教育主任,地方教育局长了。特别是当时梁氏的“曲”字辈,这一辈同一场考试中就出了三个教谕,分在博白县,富川县,思明府任职。只是几百年过去,不知这里还有没有梁氏当年的荣光?
我在桂平,我是浔州府O鑫森淼焱壵。如果你喜欢,可以关注我!给你讲述这片土地更多的过往!
谢谢阅读关注!
更多的桂平故事,可以点击链接阅读:
桂平:城乡行政区域划分历史
桂平人文:城乡史话之一——桂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