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易

欧易(OKX)

国内用户最喜爱的合约交易所

火币

火币(HTX )

全球知名的比特币交易所

币安

币安(Binance)

全球用户最多的交易所

兵家必争之地广武城——山西山阴

2022-10-07 14:46:54 413

摘要:山阴县保存了山西最完整的明长城遗址素有历史文化名城,因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以煤炭为主,有“煤乡”之称的产煤大县,山阴县为朔州市辖县,位于山西省北部,东邻应县,南毗代县,西交朔城、平鲁二区,北与左云、右玉、怀仁接壤。春秋属狄域。战国为赵地。秦...

山阴县保存了山西最完整的明长城遗址

素有历史文化名城,因自然资源较为丰富,其以煤炭为主,有“煤乡”之称的产煤大县,山阴县为朔州市辖县,位于山西省北部,东邻应县,南毗代县,西交朔城、平鲁二区,北与左云、右玉、怀仁接壤。春秋属狄域。战国为赵地。秦属雁门郡。隋置善阳县、神武县。唐为马邑县地。辽置河阴县。明朝为县制,属应州辖,县城故址,在桑干河南,即今山阴。

山阴在古代是一个多战之地

古山阴(马邑)城平面图

县境西南有古迹、遗址多处。已发现有古遗址、古建筑35处(座),古墓葬5处,列为国家二级文物12件,三级文物72件,其中广武汉墓群、广武古墓、广武明长城等古迹均颇负盛名。雁门关下的两座广武城,一建于辽金,一建于明代,均为防敌军事据点,是研究军事史的重要实物资料。县城南30公里广琥汉墓群,保持着丰富而珍贵的地下文物。

广武城是明长城山西镇重要关堡

山阴明长城上远眺广武城

广武堡有新、旧两座,新城紧傍长城而筑,旧城在新城西,居长城之外。广武旧、新两城是研究国家军事史的重要实物资料。2006年05月25日,广武城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旧广武

位于县城南40公里、雁门关外勾注山下,城外就是汉墓群,是山西省现存最完整的古城之一。旧广武雄踞关口,南接长城,对峙敌楼,想望烽火台,进可攻退可守,是中国历史上汉民族与北方少数民族发生战争的重要据点。据《辽史》记载,旧广武始建于辽、金时期,为雁门关前的防御据点。今存完整城墙系明、清加修。

广武城古城墙局部

古城城墙周长1652米,城墙高8米,下宽5米,上宽3米多,外表全部砖砌,石条做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整个城墙共施马面16座,马面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城墙东、南、西设城门,不置北门。原城门上有门楼,已遭破坏。城内街道建筑布局基本保留原制,为四街八巷。旧广武城墙上有一株古榆树,城西南有两株古柏树,均苍劲茂盛,历数百年风雨。最为奇特的是,在一株香柏的枝桠处,还寄生着一株枸杞,和谐相拥,融为一体。

新广武

新建广武城牌坊

建于明洪武与万历年间,位于雁门关北3公里处,是内长城防御体系内的重要设施。新广武直接扼守勾注山之咽喉,是锁钥中原的北大门和战略要点,历来为兵家之争、短兵相接的战场。原来的新广武城也有高10米的城墙,底宽5米,石

条做基,通体包砖,是固若金汤的城池。

广武城官道复原

古城内设东关、南关、大北关、小北关四道关门,大北关关楼上有石碑“三晋雄关”字样。城内有瓮城、中城、南瓮城三道防线组成,中城状如簸箕,南瓮城形似斗状,故有“金斗银簸箕”之称,意即城防坚固。

广武城墙角楼

新广武旁边山上的敌楼是长城最重要的部分,可以屯兵、储藏物资、登高了望、发出信号和辅助攻击。两座广武城在明朝初年重修时,是被长城一起联结的,但是这些长城后来很大一部分被破坏了,只有一些敌楼因为可以改建成其他的设施而免遭拆毁。在高高的山顶上屯驻更多的军队显然是不现实的,所以军营和指挥机构只能建在山下的平原上,紧靠着隘口的位置当然是最理想的,于是就在这里修建了两座堡垒,很多军队就轮流在这里驻扎。两座广武城就象两个忠于职守的哨兵,在高高的山脚下警惕地注视着敌人的动向。

紧靠长城的村落

敌楼和其他的古代军事建筑,都是在公元14世纪左右修建的,那时,新兴的明朝最担心被他们赶回北方草原的蒙古人卷土重来,于是重新整修了数千公里的长城,当然也包括了紧靠着长城的新旧广武,因为从军事防御的角度来看,它们本来就是一体的。直到17世纪和蒙古人一直有着血缘关系的清朝建立,广武才彻底地结束自己延续了2000多年的军事使命,仅仅是一个村子。

万里长城山阴段

山阴明长城属于内长城

万里长城依阴山、恒山、太行山、吕梁山之势,分为内、外两支,内长城建于恒山之阴,外长城建于阴山之阳。山阴县境内的长城属内长城,是山西境内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段。它东起新广武,西接代县分红岭,依恒山之阴连接着内长城东段18个重要隘口,全长5.3公里。新广武城两侧的山上蜿蜒着只剩夯土的长城,据当地老乡讲,这段长城以前是包砖的,现在都被当地人拆下来盖房、垒猪圈了。即使是这样,这段长城仍是山西境内现存长城的精华部分,很值得一观!

戍边亡魂汉墓群

广武城汉墓群夕照

在新广武城北一片广阔平原上,散布着一座座大小不等的坟土堆,坟土堆连绵起伏,当地群众称为“谎粮堆”。整个汉墓群占地7.5平方公里,现已标定墓冢294座。236号是最大的墓冢,占地4亩,高约20米。这是中国发现的最大汉代墓群,对研究汉代政治、经济、文化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1988年被正式确定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片封土堆位于内外长城之间,距雁门关不过十余里。历史上这里曾一度是中原汉族与北方游牧民族的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记载,发生在这里的大的战争竟达两百余次之多。数不尽的无名将士将热血抛撒在这片土地上,一代良将李牧、卫青、霍去病、薛仁贵、杨业等都在曾在这里留下足迹。按照气象学家竺可桢的研究,他认为是汉代到北朝这个阶段正是中国最后一个寒冷期,所以在这个期间里,北方民族由于气候寒冷,草原不像过去那么茂盛。他为了生存,也一定得南迁。那么北方民族南迁,必然地会对原来居住在内地咱们汉民族的这些城镇就会发生很大的冲击。面对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南下侵扰,中原汉族不仅派出大量将士驻守边塞,同时利用雁门关所在勾注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建造起了庞大的防御体系。广武村背后山顶上蜿蜒的内长城恰恰印证了这一点。

广武城汉墓群基本上保持了原貌

旧广武与新广武城之北,共有288座。整个墓群南依群山,北连朔州平川,从南向北俯瞰,由高到低,大小不一的封土堆星罗棋布。最高封土十多米,最低的也有三米多。其规模之大、数量之多为全国之首。广武墓群虽然未发掘,但从墓群西北端被水冲塌的四座墓室看,为砖室墓,出土的文物有陶壶、陶罐、陶钵、陶奁及五铢钱等,从墓的形状和出土文物考证,当为东汉时期。

新广武和旧广武地段,在汉代时属雁门郡的阴馆县管辖。阴馆县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置,东汉时雁门郡治从善无县(山西右玉境)迁于此。据《太平寰宇记》称:“阴馆城今名下官城”,故治即今朔州市朔城区汴子疃乡下官城一带。这里依山傍险,雄踞雁门关前,在古代历为屯兵扼守、兵家必争之地,汉王朝在此设县置郡,抵御匈奴贵族南下,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所以,广武汉墓群是汉代雁门郡治和阴馆县官吏与富豪人家的集中墓地。它是研究我国汉代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重要实物依据。

王家屏墓

是明代万历皇帝首辅王家屏的墓地,曾是明代晋北地区最高品位的御修坟。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桑干河畔九龙湾山阴县河阳堡村西600米处。整个建筑按照明代一品大员墓地规划修复,曾是明代晋北地区最高品位的御修坟。主要建筑有高6.8米的主墓冢和三座小墓冢,四座用来祭祀和安置石碑的享堂,栩栩如生的石人石兽,充溢着浓厚文化气息的神道、碑刻。神道碑、墓表碑及部分石匾均为明代原物。

后人为了更好纪念王家屏,在修复的王家屏纪念馆建筑是典型的明代晋北民居风格,古色古香,极富我国北方民居的文化内涵。与王家屏墓主体配套的魁星楼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即成为山阴县的地标性建筑之一。连中三元的擎天柱巨石,高13.3米,成为山阴的地标旅游建筑。

王宪武(王家屏之父)墓

位于山阴县北周庄镇北周庄村南1千米。墓地东西长30米,南北宽400米,分布面积1.2万平方米。时代为明代。地面现存砖砌仿木结构建筑“纶褒堂”、“礼器库”。纶褒堂面宽五间进深三间,顶部为横向拱券,前檐明间辟石质拱形门洞,门两侧各辟石质拱形窗一个,门洞上方石雕匾额一方,上书“纶褒堂”檐下四周砖雕斗栱54朵由南向北内树依次一字排列石碑5通,分别为明隆庆六年敕命碑、明万历七年敕命碑、明万历十年诰命碑、明万历十四年诰命碑、明泰昌六年赠诰碑。

碑文记载王家屏官级从明隆庆六年的七品递升至明泰昌元年的一品,历次升迁后为父母加封爵位之事。碑全为青石质。“礼器库”面宽三间进深两间,上书“礼器库”檐下四周砖雕斗栱44朵,室内无遗存物件。墓地原存的封土均已夷平,据历史照片可知墓地曾设石羊、石马、石虎等,现已无存。

化悲岩寺

化悲岩寺,名曰碧岩禅寺,又名化悲庙,俗名羊驮寺。位于山阴县后所乡辛立庄村西南3千米处,距县城35公里。始建于北魏时期,几经沧桑,几度重修,漫漫的历史给这片神奇的土地沉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凡民间庙像,这里几乎应有尽有,正如民间传说“人无全人人,化悲庙有全神神”。

座落在翠微山东麓西侧山腰,大自然以其卓越的天赋,煞费心机地安排这一处胜境,寺院依山傍水,寺内石洞别致相连。“孤松独石”、“听响滴脆”、“两山夹一楼”、“百里鸣钟”、“二泉映月”、“朱砂洞”、“碑岩晚照”、“佛灯长明”这八大景观更使人流连忘返,触发思绪,其宏伟、壮丽之势,较浑源悬空寺略胜一筹,故有北岳“恒山庙”之称。

瑞云寺

位于山阴县沙家寺村。塔身上承顶座,座身上刻仰莲,再上立刹尖。寿塔古朴简单,是研究元代墓塔的重要实例。砖塔,创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总高约11米,外表楼阁式样,其建筑风格、造型、体例和早期塔完全不同。最下施砖砌塔座,不施须弥座式,上挑出塔檐。

二层各面设佛龛,内置木雕佛像,盘膝端坐于莲花宝座上,其雕刻水平较高,线条流畅自然,比例协调,是明代木雕佛像中较好的作品。塔的三层、四层、五层不设佛龛,上檐挑出砖雕椽飞、连檐、瓦口等。通体不用木材和斗拱。每层之间相距较大,立面形象简朴平整,稳固庄重,对研究明代砖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千佛崖

千佛崖创建年代大约在北魏,崖壁上有明嘉靖年间的石刻,题为:耸岌高峰极翠峦,白云洞里最堪观。千佛崖下西方境,别是人间一洞天的千佛寺位于山阴县下喇叭乡榆树洼村西南3公里处。有佛龛55个,佛龛里有数百个姿态各异、大小不同的佛像,故名千佛寺。千佛寺有深奥莫测的古洞和妆雅朴素的摩崖石刻群,它背靠巍峨雄伟、突兀耸立的奇崖绝壁。山梁上,山花烂漫,草木葱茏,香气四溢;幽谷中,怪石林立,泉水涓涓;青松翠柏盘根错节,云雾缭绕,景似仙境。

三圣寺

始建年代不详,现存为清代遗构的三圣寺,位于山阴县合盛堡乡杨智庄村中,坐北朝南,东西宽31.5米,南北长35米,占地面积1102.5平方米。现存建筑有大殿、乐楼、山门,山门之上建鼓楼,钟楼残毁。大殿面宽五间,进深四椽,前接一椽为廊,单檐硬山顶,筒板瓦覆盖。殿内梁架通体彩绘。乐楼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后接二椽为化妆室,前单檐卷棚顶,后硬山顶。钟楼建于山门之上,平面呈方形,单檐歇山顶。大殿前廊内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布施碑一通。

山阴县民居

当地居民历代都喜欢住北房,房屋多为土木平房和土、石碹窑,一堂两居、火炕朝阳。旧时桑干河以南和下湿盐碱区以土房为主,山区贫苦人多住靠崖掏窑,有钱者住石碹窑。川、坡区窑浅,山区窑深,有时深约二丈多。地面多为土质,少数人家铺砖;屋顶多数抹胶泥,有瓦者极少。家庭富有者盖四合院。四合院为四面盖房,多以北房为上,祖宗神位置其中,作为客厅。东西房为厨房、寝室,哥东第西,由上而下,南房放置杂物,少数住人。大门多为东南走向,西南角为厕所,门内砌照壁,或写朱子治家格言,或画猛虎,或写一大“福”字。室内一般挂中堂和大字匾。

山阴饮食以杂粮为主

山阴八八席

饮食变化多随农事季节。川坡区以小米、黍子、白面为主食。副食主要是马铃薯(山药蛋)、豆角、白菜、倭瓜、葫芦、圆白菜,常年腌菜(以胡萝卜为主)不断;山区以莜面、豆面、山药蛋为主,每日三餐。1949年引进玉米。岁时节日,饮食具有传统习俗。如有亲朋好友客人,包饺子或捏包子,其馅因季节而异。夏季以韭菜为主,冬季则以萝卜为主,和以猪肉或羊肉。婚丧嫁娶寿诞摆酒席,有六六席、八八席、十冷十热(指菜肴数),制作别具风格。

山阴荞面

它的面粉白洁滑脱,各种熟食地方风味浓厚,色、香、型别致独特,数日保鲜不坏,令人叫绝。

山阴油果子

滚糖、罩蜜、夹心、包馅、擦酥、渗糖品种多样,美味可口,益气胃,享誉四邻,早在清代就是走俏的外销特产之一。

油炸糕

是山阴县人民非常喜爱的传统食品。逢年过节、招待客人,以油炸糕为上等食品。这里的油炸糕面软、油香,炸出来的油糕皮脆里嫩,绵软可口,并且配以精致的豆馅、土豆馅、韭菜,更有风味。

塞上冻兔肉

味鲜肉嫩,营养丰富,消化率高达80―90%,颇受消费者青睐。兔肉所含蛋白质很高,比猪肉、羊肉多一倍,比鸡肉多1/3,甚至比蛋白质丰富的牛肉也高出1/6;它的脂肪含量又低,仅为猪肉的1/16,羊肉的1/7,牛肉的1/5。不愿发胖,最宜多吃兔肉,至于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的老年人,更要吃兔肉,因为兔肉中含有的卵鳞脂,可使脂肪质乳化,从而让身体吸收,减少血管硬化的可能。近年来,兔肉的营养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兔肉,成为国际市场高级肉食品,在日本被称为“美容肉”。

山阴县现在围绕文化抓旅游,深入挖掘、有效整合开发旅游文化资源,打造以边塞文化、古军事文化、回归自然生态文化为特色的旅游文化品牌,把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促进了旅游和文化互融共进、共同发展。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西行,特此致谢!

版权声明: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内容侵权可以联系我们( 微信:bisheco )删除!
友情链接
币圈社群欧易官网